音乐与艺术

细說刀郎演唱会二三事

听说, 鸟类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灵性感知,即使远隔千里🕊️也能通过对气候的变化做出应变,凭借其先天的导航能力准确判断方向,最終平安回归家乡鸟巢的怀抱🕊️🪺

而这种非凡的定向能力🪽得益于鸟类复杂的生物导航系统。能够感知地球磁场,如同拥有内在的罗盘指引方向。

那么,作为鸟类之一的雁,不仅具备以上天赋,原来也对音乐有着超强的感应能力。

例如,在这次刀郎演唱会准备献唱新歌《鸿雁于飞》当天傍晚时分,天空上出现一群大雁,低飞环绕体育馆一周,像是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迎接新曲的诞生💫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许多人认为,人生如花🌹盛开只在短暂的一刻,及时行乐、不如就上演一场现实版的《爱是你我求婚记》。在台下观众席里,一位帅气的男子拿着结婚戒指,单膝跪地向女朋友求婚。

舞台上的刀郎送上衷心的祝福:
“永结同心 💕白头到老!”

一对新人喜悦万分😊向刀郎敬礼。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当刀郎的《花妖》🌺在现场响起,空气中仿佛也弥漫著一丝淡淡的忧愁,那悠扬的旋律,如同轻轻拂过心弦的微风,逐渐将听众带入一个略带感伤的意境之中。

尤其当乐曲中段,那二胡声如泣如诉地响起,其哀婉的旋律仿佛一缕孤寂的叹息,直击人心最柔软的角落,令人不禁感怀人生的无常与聚散离合。

此情此景之下,一些相依相偎的情侣,抑或是相濡以沫的夫妇观众,更是被这份深沉的情感所触动,情不自禁地紧紧相拥。

他们或许从这歌声中,领悟到今生相遇、相伴是多么不易的缘分,进而更加珍惜此刻的温情与相守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在我看来,刀郎的音乐仿佛拥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,它如同无形的能量气场,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歌迷,唤醒他们内心对音乐的热爱。

这份力量,如同阳光雨露般滋养着全国各地、不分男女老少的刀迷,给予了他们无限自信,勇敢地面对镜头,用歌声自由地表达心中的情感,这真是一股令人感动的正能量传递!

我有一个充满温情的想法,那就是将这些来自不同地域、说着不同方言、拥有不同民族的歌迷的歌声,如同散落的星光般收集起来🎵每人吟唱一小段🎤然后将这些饱含真挚情感的声音巧妙地拼接🎞️剪辑成一部5分钟的音乐短片。

然后在演唱会上播放这部特别的影片🎥与所有的观众共同分享这份由山歌艺术带来的纯粹而美好的喜悦。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不过,值得一提的是,刀郎在感谢乐团每一位成员时,似乎忽略了同样参与演出的每一件乐器🎻

或许是因为🪈每一件乐器都蕴藏着独特的音乐灵魂🎺仿佛拥有某种生命力🎸甚至能细腻地感知演奏者情绪的起伏。

就以大提琴为例,当演奏者的情感融入悲伤时,其弦线间流淌出的声音,也仿佛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伤感。

因此,一场成功的演出🎹舞台上的每一件乐器都功不可没🥁值得被深深铭记。

🔸請观看《乐器的故事》 栏目、自有分晓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 

后記✍️

当我写完这篇刀郎演唱会二三事之后,喝了杯红酒🍷感到有点倦意,不知不觉就睡着了😴然后做了一个梦。

在梦里,我竟然站在舞台上唱着刀郎的歌!那一刻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台下无数歌迷为我欢呼,他们的热情像海浪般涌来,让我感到无比鼓舞。

那种感觉亦真亦幻,如同置身梦境,我真希望这场梦永远不要醒来。

但当我从梦中醒来,周围一片寂静,才意识到刚才的一切, 真的只是一场美丽的梦。

坦白说,梦境的绚烂与现实的落差,让我的内心涌起一股淡淡的失落感。

这时,我望向窗外,只见细雨蒙蒙,然而就在我有些失落的时候

一道绚丽的彩虹突然出现在天边🌈🌈

我连忙拿起手机,记录下这难得的美景。

熱爱音乐的少女🎶

传說中的照相机, 可以留住青春的一刻 

在我看来,照相机是伟大发明

传说,照相机能捕捉住时间,让人生最美烙印在菲林胶片上,永不褪色。

照相机发明于十九世纪初,它是光与影像的结合,能捕捉和记录当其时社会的面貌和人物神髓,按下快门的一刻,可以同时把一分一秒在跳动的时间捕捉摄下来在菲林胶片里。

例如:1921年1月14日下午2点57分繁忙时段用照相机拍下伦敦火车站

从那一刻起,按下快门,立即把1921年1月14号2点57分捕捉下来

是的,成功了!

竟然可以把时间静止下来,整个火车站周围的乘客也为我停留下来,不动声色,静止状态,每一个路过的乘客,站长,售票员脸部表情,张口大笑,伸展动作像是定形一样!迅速冰封,不会有半点偏差移动,也不会有人在(相片里)随意违命令反抗跑动

2点57分 里所有人物是属于我的

更神奇的是,这种状态是永久性的,不会再改变的,

一百年后的今天就成为有历史纪念价值,值得收藏“旧照片”

既然照相机可以把当年社会面貌捕捉下来

那么,自然地也可以把青春留下来

亦即是说相中人物永远不会有皱纹

永远保持着微笑

永远保持那优美姿态动静

成为不老的传说

有照相机伟大发明,就会有照相纸

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
只要有一份爱惜保护的心,就会把旧照片放置在一本相簿

一层薄薄的胶纸盖住。这样,可以保存耐久一点,不会受潮湿影响而变色。

💃《相中人》

当年,她是一位善良而热爱歌唱的少女

她对音乐充满抱负,随之而后正式拜师学艺唱歌

后来更成为歌星,主要是唱抒情国语时代曲

经过悉心衣着打扮确是有几分像当年邵氏影星

唱歌而优质司仪,不经不觉间训练出伶敏口才演说能力

第一次出埠登台是马来西亚槟城

她接受当地星槟日报记者采访,细说这里每吸一口空气都是清新,休闲城市每处角落散发着浓厚人情味,街道也很宁静,有别于香港热闹繁华人流嘈吵到处

曾几何时想过在这里安享晚年

那是一个写明信片的年代

她寄给支持她,拥护她的歌迷

歌迷收到亲笔签名,乐透半边天!

舞台上唱歌,成为她人生中最美好回忆

“小莫小于水滴,汇成大海汪洋”

“细莫细于沙粒,聚成大地四方”

她深懂明白个中道理

亦体会到社会竞争越来越大

那个香港传统年代出生的她,

培养出稳打稳札行藏作风

早已养成储蓄习惯

一切都是为了未来有个安稳生活。

做人难

做女人更难

唯有坚强点去做人!

《 陈年旧事,俱往已 》

中国传统观念告诉她

做人,要饮水思源

她对长辈极尽孝道

忆起六岁那年,家里遇上大火被困,情况十分危急,母亲冒着生命危险把她救出火埸,要不然的话早已……

她对子女亦尽全力去裁培

对朋友,能够帮助的,一定尽能力去协助

曾经义无反顾帮助过她的朋友, 她定必铭记于心

即使是人的性情变了,但曾经确实帮过我

算了吧! (她)或(他)其实本质不坏

只是社会环境压迫成这样

内心深处还是会送上一份祝福

如果相信有前世今生的话

她情愿下世做一个男人

女人太聪明不一定是好事

眼睛太雪亮,太通透,会有很多烦恼

女人越简单会越觉得幸福、洗衫煮饭又一天

人生经历社会磨练

每遇上一个挫折,智慧就累积多一分。

眼神不其然流露出一种洞悉世情目光

她经常语言重心长劝时下年轻人:

运气,并不是一世跟随你,要留多个私己钱防身。

感叹现时年轻一代,先花末来钱

一赚到钱就不断去游埠,誓言要走遍全世界每个角落!

人随着岁月成长,也开始注重养生之道

唯独是健康才是真正的财富。

🍵《爵士汤》

当年,社会慈善大王邓肇坚爵士亲自构思设计了一种汤水,据说能保持皮肤有弹性,防止老化,具有极佳美容功效。

有一次,在一幢商业大厦的门口,一出一入

巧遇迎面而来的名人正是邓肇坚爵士

她近距离看见他红光满面,步伐稳健,散发出一种优雅气质

名人即是名人,气埸零舍不同

他知道大众都认识他

她向他点头微笑

他也向她礼貌微笑

此后,她灵机一触决心学习煲邓肇坚爵士鸡汤

主要材料为蜜瓜,海螺头,花胶,瘦猪肉,及老鸡等配料煲成。

中医也认证,这汤水滋阴养颜,常喝清春常驻

《黑白旧照片》

有时候翻看旧照片,令人忆起点滴前曾往事

这一代年轻人一度疑惑究竟以前五六十年代

香港真实面貌是什么颜色

绿宝汽水本来是橙色,

但冲晒出来的相片竟然是黑白色

尖沙咀钟楼本来是红砖颜色

但竟然变了黑白色

如果世上真的有时光机

那么,穿梭时空回到五十年代的香港,

大众市民们的脸部一定是灰色和黑白色混合

眼见世界真实影像永远只有黑和白

不是这样吗?

她脑海里印象中,曾遇到过任剑辉,白雪仙的脸部是有血色的肉色,充满阳光正能量,仗义热心公益,对支持她的戏迷必保持恭敬微笑

有时对世事黑白之分,真有点混淆不清

还是管不了这么多,诚心念佛才能让心境达到平静境地

🎵《天籁之声》🎤

她虽然已没有唱歌多年,但仍然喜欢听音乐

不竟受过正式乐理训练,对歌手表现有极高要求

她一直认为刀郎唱歌是最顶级的

他能够唱出每首歌的灵魂,技巧亦最正宗

无论曲词方面、用出神入化来形容他的艺术才华最适合不过

越是慢的歌,越要拖长时间来唱的歌,越要运用内心感情来演绎唱

而另一位最敬佩的歌手就是: 麦可. 杰克森

Michael Jackson

舞台上载歌载舞、唱完快歌跟着又唱慢歌、呼吸位要掌握气息稳定、难度十分之高。

她心里有个希望,就是全世界人人都可以健健康康地生活、没战争、没饥荒。

她亦希望有一天再去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

当年,她在这里寺庙请了一幅观音画像

之后就怀孕生了一名男婴。

 

奇緣🌈

🦋她, 在那遥远的世界, 竟然能呼叫我的名字

 

說起位于香港西面大屿山天坛大佛,早在2013,14年, 我和这处充满灵气的地方有段渊源,那时候因工作关系,经常坐360缆车上来万佛宝殿礼佛点灯祈福。

有朋自远方来,我亦尽地主之谊,讲解昂坪佛像寺庙的典故,顺道品尝斋菜,山水豆腐,炸豆腐, 禅香四溢家乡风味素食

今次写这篇文章系想分享一件真实奇遇经历,事隔十年, 至今仍记忆犹新

《奇缘》之所以系奇缘,意味着不可思议,疑幻疑真元素.  众生是缘,有时的而且确会超越时空界限,自身感应到一些来自别的空间信息。

而《奇缘》的女主角正是《她》

到底她是谁?

她是我的偶像,她的金曲多不胜数。

她站在舞台上尽情发挥魅力

她有很多爱戴她的歌迷,直至今天仍忘不了她

她其实没有离开我们,只是搬迁到另一个理想居所处生活。

她武功高强, 能将冰山劈开

她的灵位安放在大屿山天坛大佛回旋殿内,

我身体力行,以一颗虔诚之心漫步268石阶级登上天坛大佛顶峰庄严礼佛

她灵位前的云石上放满了鲜花

众多歌迷摆放了她生前喜欢吃的零食

旁边有本集合了歌迷们的签名记念册

而我就带备一包杏仁粒巧克力,和一张心意咭

内容:妳卓越的歌艺,舞台上魅力

永远怀念妳!

(歌迷 家耀 敬上 )

我以歌迷的身份来拜祭她

她在另一个世界有收到吗?

💐💐💐

半年之后, 踏入秋季。

地点《大屿山天坛大佛灵骨塔位》

这天是她的生忌,天阴阴,下着微微细雨,石阶级路面湿滑,我步步为营登上天坛大佛,不时停下来双手十合,仰望释迦牟尼佛像

正当步入灵骨塔位的瞬间,烟雨凄迷云端上出现一片彩虹🌈 映照着大佛,形成难得一见优美景象。

我在埸内回旋慢步走了一个圈,不时听到播放地藏王本愿经,气氛庄严,双手十合,同沾法喜!

正当我准备放巧克力和心意咭在她灵前的时候

突然间有一位女子的手机铃声响起,那铃声歌曲令我勾起很多回忆

歌词: 女人花 摇曳在红尘中🎵 女人花 随风轻轻摆动 🎵

由于这里是佛门清静地,一名在场做法事法师上前劝喻这名施主请将手机音量收细一点,阿弥陀佛!

那女子说:不好意思,我馬上关掉手机!

我站在她的灵前,双手十合鞠躬,闭上眼睛,默念心经

观自在菩萨, 行深般若波罗多时……念……念

当我念到中段的时候,耳朵(轰隆)一声

💡像是连接到极乐世界无限空间

一把熟悉的声音,她……就是她

很久没听见她那把声音了

似是故人来, 点滴思念在心头

有点像千里传音的感觉

她说:(幽默的语调)家耀,你看起來好像比上一次胖了一点点!

我心里跟她对话:是的,近来的而且確吃多了!

她说:多些来大屿山做运动,出一身汗、可以保持美好身段……

我心里跟她说:今次带了一包日本巧克力给你

她说:吃得太多了,每个人都送巧克力,不过还是感到欣慰,这么多歌迷还记得我

家耀,下次帮忙买其他东西给我可以吗?

我:你想吃什么? 我帮你去寻抓!

她说:好久没有吃过点心了。

我:ok 没问题,下次带给你

她:感谢

我:不用客气!

之后瞬间声音消散了。

我还没有定下神来的时候,忆起刚才亲耳听到她的声音, 简直不敢相信是事实

原来在(她)脑海里有(我)家耀存在

我深信不单止我一个,还有更多更多歌迷她都会记得!

我亦深信,此时此刻,在那遥远极乐世界,她过得很好!

奇遇故事完结

絕境高歌

那是一种对音乐的执着,只要一息尚存,仍会坚持继续唱下去。

多年之前,南韓有一位年約三十岁的金姓歌手不幸罹患癌症。医生诊断他只剩下兩星期的生命,并劝他留在医院休息。然而,固执的他并未听从劝告,因为在病床上,他创作了一首歌,心愿是发行最后一张唱片。

于是,他咬紧牙关,晚上偷偷离开医院,乘坐计程车前往录音室,录下最后一首歌。尽管声线沙哑,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高歌,尽管感受到无尽的苦楚,却丝毫不减他对歌唱的热情。

不久之后,如医生所料,他安详离开了人世。

消息公布后,歌迷们悲伤哭泣,整个社会顿时弥漫着哀愁的气氛。韩国的报章杂志纷纷以不同标题报道他的故事:

– “生命的绝唱”

– “与死神赛跑的歌声”

– “不向命运低头的歌者”

– “生命的终章,音乐的永恒”

这首歌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流行榜第一位。

每当游客来到首尔的大街小巷的酒吧和卡拉OK馆,或是街头演奏者,都会听到这首带有悲伤的旋律。

音乐无分国界,游客们即使听不懂韩文,也能通过歌者的演绎和情感表达,领悟到曲中的意境。

某位游客鼓起勇气询问这首歌的故事,韩国人则用简单的英语、手势和面部表情,耐心地解释其背后的情感。

后来,这首歌被唱片公司买下了版权,

中文定名为《情凭谁来定错对》。

山歌的定义🎵 灵魂呼喚

山歌,是直抵灵魂深处的呼唤,是男女之间最直接、最富勇气的真情流露,纯粹而不含杂质,发自内心对爱情最原始的渴望。

相比之下,现代人透过手机程式传递爱意和情感,往往显得肤浅而随意,缺乏男女之间沟通的深度。图像的快速传递,难以承载情感的重量。

中国山歌的独特之处,或许正源于其地理环境。山峦叠嶂,山与山之间相隔遥远,男女若要传递爱的信息,必须放声歌唱。因此,山歌往往在中段之后变得高亢激昂,那一声声高喊、悠长的拉音、奋力的歌唱,正是山歌的标志,是情感的极致表达。

然而,山歌的意境并不局限于山野。它也可以是无边无际的沙漠,是一望无垠的浩瀚海洋。

正如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中的男女主角,即使在船沉没、生死攸关之际,仍然怀揣一丝希望,竭力呼喊对方的名字。

这跨越深渊与海洋的呼唤,同样蕴含着山歌般渴望被听见、渴望重新开始的强烈情感。

加拿大歌手席琳·迪翁(Céline Dion)主唱的《My Heart Will Go On》(我心永恒),便深刻地唱出了女主角期盼逝去爱人灵魂归来的心声,那份执着与呼唤,与山歌中饱含深情的呐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🧿外星音乐🎶

我深信外星生命的存在,浩瀚无垠的宇宙绝非地球人独有。

仰望繁星点点的夜空,戴上耳机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,每一段旋律和节拍都深深触动我的内心深处。

我时常思索,究竟是谁创造了如此伟大的“音乐”?它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幸福感,即使是口琴吹奏的简单音阶,也能令人心旷神怡,堪称无价的精神食粮。

那么,我还有一个疑问:除了地球人,外星生命是否也能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?在那遥远的星际体系中,在那些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星球上,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“音乐”呢?

接下来,我想分享一段多年前难以解释的经历。

某个夜晚,我感到有些疲惫,便放松地躺在沙发上。没过多久,突然感觉全身无法动弹,眼睛也无法睁开,隐约听到一些频率由慢渐快,紧接着,又听到“咚咚”的声音仿佛掠过我的头顶。

这种状态持续了多久,我已记不清。

之后,当一切恢复正常,我触摸自己的头部和耳朵,感到一阵灼热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我十分肯定刚才并非是在做梦。

那一刻,我强烈地直觉,自己接收到了来自遥远星球的神秘信号,我称之为“外星音乐”。

坦白地说,我并没有从中听到任何悦耳的旋律,只有枯燥乏味、缺乏节奏和音律的杂音。

或许,那正是外星人对音乐的欣赏标准,  那才是真正的“动听”。

只是,我们地球人始终未曾懂得欣赏。

时至今日,每当忆起此事,我仍抓不住答案🎵🤷‍♂️

🛬 降落音乐🎶

若问我,每次坐飞机最关注的是什么?

我会答:降落音乐。

机舱里和谐舒适的氛围与音乐息息相关,尤其是降落前十分钟左右播放的轻松音乐(Landing Music)更能有效减缓乘客的焦虑和畏惧。

各家航空公司选用的旋律各不相同,但大都以营造 “回家” 的感觉为前提。最常听到的是古典木吉他、钢琴、笛子等乐器的混合演奏,而萨克斯风则相对少见。

当飞机缓缓下降,机轮接触跑道,伴随着轻柔的旋律,旅程即将画上句点。

这就是“降落音乐”在飞机降落时播放的背景音乐,它不仅能舒缓乘客情绪,也成为航空公司展现品牌形象的巧妙方式。

降落音乐的曲风可谓五花八门,从古典乐、爵士乐、流行乐到世界音乐,应有尽有。

航空公司会根据自身品牌形象、航线目的地以及目标客群等因素,选择最适合的旋律。

某航空公司偏爱古典乐,由交响乐团演奏,以营造优雅、宁静的氛围。

爵士乐的慵懒和轻松,能有效舒缓乘客的紧张情绪,尤其适合长途飞行。

一些航空公司会选用轻快的流行乐,营造活泼愉悦的气氛,特别受到年轻乘客的喜爱。

航空公司有时也会选用目的地国家的传统音乐,让乘客在抵达前就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。

例如,飞往韩国的航班可能会播放韩国传统乐曲;若飞往中东,则会选用中东风格的音乐,展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。

选用目的地国家的音乐,有助于文化交流,让乘客在抵达前就能初步体验当地的文化。

有时候我在想,中国地大物博,拥有如此众多的省份,不同的地域自然孕育出各自独特的音乐文化。每到一个地方,都能听到充满当地色彩的 “降落音乐”,那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!

下次搭机时🛬不妨仔细聆听降落音乐,感受航空公司为您精心准备的听觉飨宴。

植物交响乐

外国某杂志访问作曲家,谈起创作心得便是观赏向日葵🌻认为此花散发一种超能量元素,可以激发脑海潜能。

这份对自然的感知,也呼应了许多人相信自然界万物皆有灵性的观点。

即使是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,亦如同轻柔的琶音在空气中流淌;

雨滴敲打花瓣的滴答声,仿佛清脆的打击乐点缀着旋律;

而参天古木的巍峨姿态🌳则能唤起庄严宏大的交响乐章🎶

不仅是声音和色彩,植物的生长过程本身也是一首无声的乐章。

从含苞待放到绽放盛开,再到缓慢凋零,这生命的循环充满了起承转合,可以转化为音乐的结构与情感起伏。

作曲家可以捕捉藤蔓缠绕的蜿蜒感,转化为流畅的旋律线条;模仿种子破土而出的力量🌱创作出充满爆发力的乐段。

※※※  ※※※  ※※※

自然界植物的能量赋予了作曲家创作灵感。

那么,我们人类又该如何报答植物的恩惠呢?

曾经有一次,有人见到一盆快枯萎的花,于是尝试每天早上对它弹奏钢琴。

结果一星期后,奇迹出现了🌻花渐渐地变得有色彩光泽。

植物专家的分析研究结果也显示,在盆栽附近播放优美动听的旋律,能令植物加快生长速度,这意味着植物除了拥有生命力之外,对音乐旋律也有一定程度的感应。

当播放喜悦的旋律时🎶,花朵会变得更加灿烂夺目🌹

而悲伤的音乐,则可能使花朵显得欠缺朝气🥀

这似乎在暗示,如同植物和人类一样,都需要好好地相互关爱与呵护🌱🫶

📼录音带里的声音

打开旧盒子,发现尘封已久的录音带。幸好有胶盒保护着,里面的磁带仍然保存得很好,每一盒都细心地写上了标签主题。

仔细阅读标签,发现大部分都是父亲亲自录制的,内容有粤曲、时代流行曲,还有一些记录个人心声的片段等等。

这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,很想知道当年录下的声音,如今是否还能再次听到。

要知道,要播放这些录音带,必须有一部录音机才行。

可是,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。

所以,我特意在网上订购了一部USB卡带捕捉器。

整个过程是这样的:先将旧录音带放入USB卡带捕捉器,然后通过电脑将其转换为MP3格式的音频文件。

当我翻听这些尘封已久的录音时,父亲的声音仿佛又回到了耳边,他娓娓道来当时的社会面貌、日常生活的趣事,话题天南地北,无所不谈。

录音带,曾经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回忆。

***   ***   ***  ***

此刻,我正在思考,既然有了最新技术把录音带里的音乐和内容转为 MP3 格式,

那么,家中储存的旧录音带该怎么处置呢!

虽然知道以后不常用了,但始终对旧物有种情感,这份情感也让我产生了一份使命,驱使我想要把这些年的旧回忆保存下来。

最终,我还是舍不得丢到垃圾堆,继续把它收藏在盒子里,并且写上了日期:
2024年12月31日 元旦

后記📼
录音带的发明和发展不仅是音乐技术的一次重大革新,也是音乐文化的一次革命。它让音乐变得更加可及,促进了创作的自由,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无数音乐人的创作。虽然录音带在现代科技的浪潮中逐渐淡出,但它的历史故事仍然是音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值得我们珍惜和回顾。